服务热线:0898-08980898

农业技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农业技术

农业技术 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

发布时间:2025-06-15 18:39:11

  为了提高广西全区火龙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,推动化学农药减量增效,遏制违法使用水果禁用农药问题,常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得到有效管控,保障火龙果生产、果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,制定本方案。

  火龙果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%以上,总体防控效果80%以上,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%以内,火龙果鲜果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。

  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强化绿色植保理念,科学运用农业防控、生物防控、理化驱诱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,科学合理使用安全、高效、经济的农药,保障火龙果生产、果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。

  主要病害有火龙果溃疡病、茎腐病、炭疽病、煤烟病等;主要虫害有火龙果堆蜡粉蚧、斜纹夜蛾、蜗牛、蓟马、根结线虫、根螨等。

  期加强病虫害的监测,田间察看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位置、个体症状、发生时期、发生规律、土壤类型、田间湿度等,结合问题和症状发生前后的温度、降雨、土壤湿度等天气状况,同时调查问题和症状发生前后施肥、用药、耕作、灌水、修剪等农事管理与操作记录。通过查询历史记录和综合诊断,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措施。

  选择抗耐性强和生长势强的品种,建立无病留种繁苗基地,引进和种植无病健康健壮苗木,尽量从源头上杜绝携带病原菌进入新果园,进园和定植前进行苗木消毒。

  (2)创造良好的果树生长环境与不利于病虫害繁衍生长的环境,注意清洁田园。保持园地和周边环境通风透光、干爽清洁。应注意排除田间积水、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,提倡滴灌,降低田间湿度。起垄栽培,清除行间杂草。改善果园通风、日照、排水、土壤管理,减少病虫。地下水位高的园地应做好排水工作,以利于根系发育,强化树势。

  (3)清理减少病源,每年全面修剪病虫枝并进行清园,减少果园残留病虫源。出现枝条黄化或腐烂的斑点或枝条,要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及时剪除发病部分;病虫枝叶花果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,修剪下来的病残体要及时清理,带离果园深埋或焚烧,防止残留病原菌再次侵染。每年冬季修剪后各喷石硫合剂一次铲除病虫源。加强冬季清园,减少病害侵染和虫源。

  (4)在建园和栽培管理过程中,综合运用防护林带、行间间作等技术,对病源虫源的传播进行隔离。

  (5)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和天敌生存,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生态环境,保持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。

  (1)培育健壮植株。合理密植,通过密植园的疏伐、修剪、疏芽、除枝、诱引、整穗、疏果来培育良好树体条件。多施腐熟有机肥,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覆盖基质;平衡施肥,采用测土平衡配方施肥,增施生态有机复合肥,少施化肥,创造良好土壤结构,避免结果枝过量生长。利用叶面施肥方法调整枝条宽度、厚度、节间长度等以增强抗病性,通过培养健壮植株,增强植株对病虫害和不良环境的抗耐性。

  (2)适期整齐放梢,避开病虫害发生和传播高峰期,使新梢和各茬次花果的物候期整齐一致,对大批次的新梢和花果进行必要的预防保护性喷药进行统防统治。

  (3)适量结果,保持合理枝果比。密植园在每年结果后进行适当的疏伐。结果以后以疏穗及疏果等方式控制产量,增加养分的贮藏以增强树势。萌芽后的枝条诱引工作要提早进行,结果后留枝数与结果枝配置要适当,使植株和枝蔓均匀受光。

  1.增加果园有益生物,适当使用有益微生物菌肥。尽可能实行机械和人工除草,在果园周围种植蜜源植物,以创造有利于天敌繁殖的生态环境。

  2.优先使用微生物源、植物源生物农药。喷施软皂、植物性杀虫剂、或其他植物源提取剂,可有限度地使用鱼藤酮、植物源除虫菊酯、乳化植物油、硅藻土、微生物制剂(杀螟杆菌、苏云金杆菌制剂)。

  4.人工释放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。提倡通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(如赤眼蜂、瓢虫、捕食螨等)来防治。

  1.使用粘蝇板、诱虫灯、害虫诱捕器等诱杀果实蝇和夜蛾类害虫,或者使用灯光趋避害虫危害。使用性诱剂,视觉性(黄蓝粘板、诱虫灯、驱虫灯等)和物理性(防虫网)防虫设施来防治。

  结合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,选用安全、高效、经济的农药进行精准防控,按农药标签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,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,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,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,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。

咨询热线:0898-08980898
LINK 友情链接:
     
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xxxxxxxx号